9月14日晚,隨著首演大戲《俗世奇人》上演,由北京市西城區文旅局、北演公司、北京天橋藝術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為期四個月的大戲看北京·2022第六屆老舍戲劇節正式開啟。
戲劇節開幕大戲《俗世奇人》改編自馮驥才同名短篇小說集,由黃維若編劇、鐘海導演、劉敏濤領銜主演、天津人藝及開心麻花演出班底傾情加盟,歷經八年籌備,以民國時期京津地區運河流域的故事為歷史背景,描寫了54個各具特色的奇人異事。
大戲看北京·2022第六屆老舍戲劇節由中國戲劇家協會、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為指導單位,并被納入北京市“大戲看北京”重點項目。同時,本屆戲劇節也將作為市文資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十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重點項目,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再掀全民觀劇熱潮。
老舍戲劇節始終以“呼喚戲劇文學精神”為己任,關注民眾情感,講好北京故事。在劇目甄選上,老舍戲劇節始終以文學為核,本屆戲劇節展演劇目名單更以“大戲、好戲、首演戲”的選劇標準成為關注焦點。自即日起到12月中旬,20余部50余場中外精品劇目和50余場戲劇文化活動,以北京中軸線為核心,布局全城,在保利劇院、天橋藝術中心、吉祥戲院和首都劇場陸續展開,讓戲劇流淌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本屆老舍戲劇節劇目展演分為文學佳作、梨園百花、國際視野、后浪新聲和校園漣漪五個單元。已開票在售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的同名話劇《紅高粱家族》、毓鉞與陳佩斯繼《戲臺》之后二度合作的話劇《驚夢》、東野圭吾原著趙淼導演的《虛像的道化師》。根據俄羅斯列夫·托爾斯泰原著改編的音樂劇《安娜·卡列尼娜》中文版,則作為本屆老舍戲劇節的閉幕大戲。同時,本屆老舍戲劇節攜手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主辦校園漣漪單元,將以征集高校戲劇線上展播的方式,聚焦青年戲劇人才培育。
歷屆老舍戲劇節的專業論壇所闡發的觀點,往往都成為整個行業的風向標。今年老舍戲劇節期間共計舉辦3場大型主題論壇。與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IATC)中國分會合作的“文學作品改編舞臺劇的觀察與思考”論壇、與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共同舉辦的“新時代的戲劇觀”論壇,將通過開放式座談研討方式,深入探討文學和戲劇、文學作品和舞臺呈現的關系。其中,“老舍筆下的西城”論壇將首次聚焦老舍作品里的西城,講述老舍與西城的不解之緣,重溫彼時的西城人與事。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共安排50余場戲劇文化活動,近期將全面展開。主創分享會根據本屆展演劇目,邀請作家、編劇、行業專家等進行創作分享,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更多觀眾走進劇場,感受戲劇魅力;劇目導賞主要圍繞高清放映劇目開展導賞,將聯合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在劇目放映前為受眾解讀放映劇目背景及亮點等,以豐富多彩的形式為大眾普及戲劇知識,推廣戲劇文化,推進全民美育建設。
第六屆老舍戲劇節閉幕盛典暨戲劇之夜計劃于12月中旬在老舍戲劇節的出發地天橋舉行。閉幕盛典還將邀請戲劇及文學大家齊聚一堂,暢談戲劇與文學、戲劇與人生、戲劇與文化振興,通過致敬文學、致敬戲劇、致敬未來,提振疫情防控常態化下戲劇行業信心,共同展望戲劇事業美好未來。